2026邯郸焕新篇章,城中村拆迁在即,老楼焕新落地,6万居民共享生活升级盛宴

邯郸 更新于:2025-10-15 00:55
  • 海妮儿
    2026邯郸更新清单:这些城中村拆迁、老楼焕新落地,6万居民将迎生活升级

    2026年的邯郸正以城市更新为笔,在主城区版图上勾勒民生新图景。从丛台区的城中村回迁房封顶到复兴区的老旧小区管网改造,从经开区的产业征地到邯山区的配套落地,一批精准施策的旧改与征地项目正有序推进,用具体可见的工程进度回应着6万居民的期盼。这场兼顾"城市功能提升"与"民生福祉保障"的变革,让老城区焕发新生,也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。

    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抓手,2026年将迎来多个项目的关键节点。丛台区的刘庄村改造已进入冲刺阶段,作为首批启动的重点村,其赵王大街以东区域的28栋回迁楼主体结构已完成90%,按照"1:1.1"的住宅补偿标准,426户村民将在2026年6月实现回迁,同步建成的还有社区服务中心与12班制幼儿园。同区的兼庄村整村改造正加速推进,56栋住宅楼中已有32栋封顶,得益于"先补偿后搬迁"政策,村民的临时安置补助费已按15元/平方米/月的标准足额发放,预计2026年底可完成全部回迁。

    邯山区的三堤村改造则凸显生态融合特色,毗邻南湖公园的区位优势让项目规划中嵌入了3万平方米绿地,目前19栋回迁楼已进入装修阶段,针对村民关心的院落补偿问题,改造方严格按照"200平方米内1:1.2补偿"的标准执行,院落土地按住宅补偿单价的1/2核算,确保村民权益不受损。复兴区的北电头村整村改造进展顺利,作为第二批次启动项目,其22栋住宅楼已完成基础施工,借助"签约搬迁奖励"政策,已有85%的村民完成签约,预计2026年8月可实现主体封顶。

   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聚焦"功能焕新",在细节处提升居住品质。邯山区罗城头片区的4个老旧小区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,涉及的16栋住宅楼均完成了外墙保温与屋面防水翻新,针对老旧管网问题,施工方更换了总长2.3公里的供水管线与1.8公里的燃气管线,还在小区闲置区域加装了12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,480户居民彻底告别了"用水难、充电难"的困扰。丛台区的和平路片区改造更注重适老化升级,除了常规的雨污分流改造与弱电整治,还为3栋老年居民集中的楼栋加装了扶手与呼叫系统,临时安置补助费按政策一次性发放6个月,最大限度降低改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。

    土地征收为产业发展与配套建设提供空间支撑,2026年多个重点片区的征地工作已明确时间表。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未来科学城项目征地进入关键阶段,该项目占地1300亩,涉及的河东村整村征收已完成90%,征地补偿严格执行区片综合地价标准,土地补偿费、安置补助费等五项费用全部足额公示,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同步办理,确保"失地不失保障"。氢能装备产业园周边的东辛庄村部分地块征收已完成,178亩土地将用于燃料电池核心设备生产基地建设,征收过程中通过摇号确定的评估机构出具了详细评估报告,确保补偿公平透明。

    配套设施同步落地让城市更新更有温度。复兴区的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复兴院区二期工程正加速推进,2026年底将完成地基与基础工程,该项目征收的翠湖小区南侧地块已顺利交付,征地补偿款在公示后60天内即全额兑付到居民手中。邯山区的南堡乡征地片区规划了九年一贯制学校,30%的征收土地用于生态绿地建设,既满足了教育配套需求,又保留了城市生态空间。在补偿执行上,无论是外出务工人员还是外嫁女,只要户籍在村均享有安置补偿资格,保障了群体公平。

    资金与政策保障为更新行动托底,邯郸建立了"专项借款+土地收益"的多元融资模式,确保项目不缩水。在补偿标准上,国有住宅平房按1:1.2、楼房按1:1.1的比例进行产权调换,集体土地上房屋补偿则结合宅基地面积分段核算,兼顾了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。"安置房品质不低于商品房"的要求在多个项目中得到体现,经开区的王安堡村回迁房与周边商品房共享物业服务与配套设施,让拆迁居民享受同等生活品质。

    2026年的邯郸城市更新现场,没有模糊的规划蓝图,只有日渐成型的回迁楼、畅通的管网与新建的学校。从城中村的"旧貌换新颜"到老旧小区的"细节升级",从征地补偿的"足额及时"到配套设施的"同步落地",这场民生工程正以看得见的变化,让城市更有品质、更具温度,在更新迭代中书写着宜居邯郸的新篇章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